您所在地區的相關指引
我們與台灣的 REnato lab 公司攜手合作,結合跨領域專家的力量,專注於永續發展並為餐廳開發環保包裝計畫,協助您在業務上作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
此計畫符合台灣和全球規範,並著重設計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的包裝。
評估包裝的標準
我們與專家合作制定標準,協助您瞭解包裝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包裝必須達到以下標準,才算符合環保要求:
此材質是否符合台灣的政策與法規?
確保食品安全
包裝應避免含有有毒物質並防止化學污染,同時需明確標示包裝材質的相關資訊。
限制有害材質的使用
台灣限制使用拋棄式塑膠產品,例如 PVC 食品包裝、拋棄式塑膠吸管和餐具。應避免使用此類產品和材質。
是否可回收或堆肥?
符合標準
可回收塑膠包括標有回收標誌的 1、2、4、5 和 6 號塑膠,以及標有一般回收標誌的塑膠。此類材質可回收,並符合環保標準。
以下標誌代表材質可回收:
紙容器同樣符合回收要求,並符合環保標準。
小型物品如餐具、吸管等,不論材質皆不可回收。因此,許多由再生材質製成且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物品,都符合環保標準。這些材質包括原木、再生纖維素纖維和紙張。
不符合標準
含 PVC 的食品包裝和標註為 7 號的塑膠不易回收,在台灣也已禁止使用。
允許使用 可堆肥包裝,但需經過認證。
以下標章代表該材質可堆肥:
環保包材範例
根據上述標準,以下是台灣評估環保包裝的幾個示例。
包材類型 | 材質是否環保? | 原因 |
---|---|---|
塑膠袋 (如 HDPE/LDPE 購物袋) | 是 | 台灣的回收設施可以處理這類軟塑膠 |
鋁製托盤 | 否 | 台灣沒有鋁材回收設施 |
塑膠 (PP 及 PET) 碗與碗蓋 | 是 | 可回收 |
PVC 保鮮膜 | 否 | 由於氯含量及對環境和健康的風險,該材質已遭到禁用 |
透明 PET 杯與杯蓋 | 否 | 法律禁止使用拋棄式塑膠杯 |
PLA 杯 | 否 | 法律禁止使用拋棄式塑膠杯 |
我們隨時為您提供協助,但您應根據業務需求作出最佳決策。我們與業界專家合作並提供此資訊 (以發布日期為準)。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視為 Uber 的商業或法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