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部給Uber的解方只想解計程車的選票
這些關於小黃的數字你不能不知道!
- 你知道嗎?台灣計程車司機每天平均有3小時都是空車沒有載客的。
- 你知道嗎?全台灣有在使用網路叫車App的計程車司機,不到總量的20%。
用科技,增進城市中移動的效率是我們的核心宗旨。過去幾年間,我們也證實了,透過【大數據派遣方式】以及【事先揭露彈性定價】兩個關鍵科技,不但可以消費者有更靈活的交通選擇,也能更有效率地提高職業駕駛人的收益。
然而,這些很棒的科技需要與時俱進的法規空間才能被更廣泛地運用,很遺憾的,目前的計程車法規,無法容下這些關鍵的科技。因此,政府強硬要將我們納入計程車客運服務業,忽略了過去30年來未突破的僵化法規,正鎖死了所有司機可能受惠於網路科技而擁有更多選擇、更靈活、有效率的賺錢機會,也剝奪了消費者選擇更好的搭乘體驗的權利。
「Uber的大數據派遣方式」,成功而有效地降低空車率!每天比小黃多出42%的趟次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台灣計程車司機每天平均有3小時都是空車沒有載客的。
小黃司機擁有路攔以及定點排班的絕對優勢,七成的生意來自於此。然而,其他時間呢?相比傳統的路邊巡迴,司機難以準確掌握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可能會有生意?目前的乘客需求是否太多或太少?
我們的科技能夠即時掌握隨時隨地的乘車需要,提供「即時熱點」地圖給在線的駕駛人,並透過系統引導駕駛前往該時間所在地周邊的高需求點;另外,我們也會「無縫媒合」駕駛在附近、或順路地點的乘客,車上的客人還沒有下車就已經配對到下一個乘客,這些都是我們致力提升駕駛開車效率的技術。
以計程車司機一天平均開車9.2小時為例,一個 UberX 的駕駛可多出 42% 的趟次。
如此一來,駕駛能用更短的時間,接到更多的乘客;空車時間下降,也能有效減少空車繞行的壅塞、污染等問題。
「Uber的事先揭露彈性計價」,尖峰高、離峰低 ,用付費意願增加駕駛人收益
台灣過去未有GPS的年代,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計程車的計價方式是以法定輪距的度量衡計算距離,再加上時間變數作為固定費率基準,除了夜間以及春節加乘,不管晴天雨天,都是車上的計費錶說了算,乘客也是抵達目的後才知道車資價格。
Uber 系統運用科技整合數據(包含時間、距離、交通狀況等),運算出一套滿足該時該地即時「市場供需的彈性計價」系統,並「預先」提供行程報價,乘客上車前就能夠掌握價格,同意了才上路,車資不再充滿變數。
Uber 系統的浮動費率則更接近自由市場的「各取所需」,同樣道理用在購買機票或是飯店旅宿一樣有淡、旺季價格之分。雨天、通勤的尖峰時段或熱門 地點搭車,由於供給有限,有需要的乘客也願意支付更好的價格搭車,高車資也讓更多司機願意在線服務;而離峰時段,降低車資亦能增加乘客搭乘意願,駕駛也因此有機會賺更獲得更多的案源、轉更多的錢。
在供需平衡的情況下,比較起固定費率的計費方式,Uber 系統的彈性技術讓司機的賺錢效率高出59%。
照顧小黃司機,就不該執著在過時而沒法提升效率的法令中
我們不認為強行推動 103-1 條修正案除了限制行業間的競爭,消除一個有效率的平台在市場上,能夠真的照顧到司機的生計。
市場中「看不見的手」,是產業擁有良性且公平競爭的要素之一。法規若不能確實照顧到有需要的族群,不但將扼殺整體乘客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更減少良性競爭可能帶來的產業升級,國家也將持續缺乏成功的交通解方,那麼這項法規的公共利益何在?
我們熱切期盼政府,看見民心所在,撤銷103-1草案,共同研擬一個能讓全台司機朋友、計程車業、租賃業、資訊平台以及消費者都能受益的方案。
也懇請更多願意支持台灣創新未來的你,一同參與連署,捍衛你的搭乘選擇!
#成立計程車隊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政府還要往後退到什麼地步
#WinTogether
#沒有人應該輸
#請支持撤銷第103條之1草案
發布者:Uber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