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的《電氣化更新》
「我們致力成為零排放平台,協助各地大眾順利出行,並已取得重大進展。如今,Uber 已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零排放平台,司機夥伴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使用電動車的速度,比一般駕駛者快達 5 倍。」
Uber 電氣化及可持續發展全球總監 Rebecca Tinucci
2025 年第一季度更新:此頁面包括 2021 年第一季度開始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結束期間,透過 Uber 完成的內燃 (ICE) 車輛和零排放車輛 (ZEV,如電池電動車) 的行程指標。請注意,此報告只涵蓋 Uber 的交通業務 (共乘)。
追蹤我們的零排放之旅
我們致力成為零排放平台,現已踏入第五年,並已取得重大進展。如今,Uber 已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零排放平台,司機夥伴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使用電動車的速度,比一般駕駛者快達 5 倍。
我們已投資數億美元,協助有興趣的司機夥伴透過額外獎勵、合作夥伴計劃和產品改善功能,轉用電動車,並獲得回報。越來越多乘客透過 Uber 首次體驗乘搭電動車,這有助於在全球普遍性使用電動車,並加速使用電動交通工具。
我們的資料顯示,只要政府與行業攜手合作,確保經濟效益,電動車的進度就會加倍。在倫敦、溫哥華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經過謹慎執行的政策、行業投資和強大的充電網絡,Uber 行程每 3 英里就有超過 1 英里是使用電動車。
儘管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要完全實現我們的目標,仍然存在重大障礙。高昂的即時定價車資、有限的充電服務,以及不一致的政策支援,持續延緩電動車的採用速度。根據目前的趨勢,我們無法實現 2025 年餘下的出行和交付目標,如果政府和行業不採取更強而有力的協調行動,我們的 2030 年目標將無法實現。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提及的:氣候是集大成的團體項目,進展取決於集體行動。因此,在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一致的城市, Uber 會優先處理相關工作。
雖然許多關鍵因素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但我們仍然堅定致力於轉型;不僅因為這是正確的做法,而且還因為轉型可帶來直接和戰略性的商業利益。由於電動車營運成本下降和乘客對電動車的需求增加,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司機夥伴都能賺取更多收入。乘客報告對電動車體驗的滿意度更高,而且越來越多乘客選擇電動車。
總結來說,未來重視共享、電動和自動駕駛,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電動)車輛趨勢,將能積極協助實現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的更新概述了直至現時的進展、關鍵見解,以及 2025 年及以後的重點領域。
__
Uber 電氣化及可持續發展全球總監 Rebecca Tinucci
2025 年 5 月 7 日
零排放車輛司機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過 230,000 名零排放車輛司機夥伴透過 Uber App 提供服務。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60% 以上。
指標:自 2021 年第一季度起,每季度4平均活躍的每月零排放車輛司機夥伴數量。只要使用 Uber App 的司機夥伴在該月完成至少一個行程,即被計入為該月活躍司機夥伴。
零排放車輛行程
2025 年第一季度,零排放車輛司機夥伴透過 Uber 完成超過 1.05 億次排氣管零排放行程,超過去年同期透過 Uber 完成的零排放車輛行程數量 60%。平均每秒透過 Uber 完成超過 13 次零排放車輛行程。
指標:自 2021 年第一季度起按季度透過 Uber App 安排並由零排放車輛司機完成的行程數量。
零排放車輛使用率攀升
在 2025 年第一季,使用零排放電動車輛的司機夥伴完成的行程數量,佔歐洲所有行程里程的 15.3%,佔加拿大和美國所有行程里程的 9.1%,採用率比其他駕駛者高出很多倍。2024 年 BloombergNEF 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Uber 司機夥伴在歐洲使用零排放車輛的速度,比一般駕駛者快約 5 倍。
在過去 4 年,Uber 在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全電動車行程里程平均每年增加 3.1 和 2.2 個百分點。同期最高和最低年度增長紀錄發生在去年:自 2024 年第一季度起,歐洲的零排放車輛採用率上升超過 6 個百分點,美國和加拿大略低於 1 個百分點。
指標:自 2021 年第一季度起按季度統計,零排放車輛完成的行程里程佔 Uber App 安排的所有行程里程的比率。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基準數據截至 2024 年 (截至本更新時的最新數據),資料來源來自國際能源署。「BEV」是指電池電動車。
乘客碳強度
在 2024 年,乘客乘搭 Uber 行程的每一英里,在歐洲平均會產生 197 克二氧化碳 (或每公里 123 克二氧化碳),在美國和加拿大會產生 340 克二氧化碳 (或每公里 212 克二氧化碳)。與 2021 年相比,該乘客碳強度指標在歐洲下降 14%,在美國和加拿大下降 6%。
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乘客碳強度在 2023 年至 2024 年間略有上升,原因是平均乘客人數略有下降,以及「載客量」增加(載客前和載客途中產生的車輛里程數)。
指標:乘客碳強度 (即每位乘客每英里行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是 Uber 使用的年度效率指標,而且越來越多全球的政府機關和公司也使用此指標。就共乘或任何即叫即到的交通服務而言,計算時會考慮空車行駛距離所產生的碳排放量。
如需進一步了解我們如何計算乘客碳強度,請參閱我們的方法文件。請注意,與美國和加拿大相比,使用 Uber 平台的車輛在歐洲的平均燃油經濟性大幅下降,是造成歐洲地區和北美地區碳強度差異的主要原因。雖然歐洲司機夥伴使用 Uber App 的車輛組成更具效益 (零排放車輛和混能車輛比例更高),但美國更嚴格的燃油經濟性報告標準也是造成碳強度差異的原因。此外,我們無法獲得足夠的輸入數據,以計算 2021 年前在歐洲市場完成行程的乘客碳強度。
常見問題
- Uber 電氣化更新有哪些內容?
我們的《電動化更新》為持份者提供根據續效衡量的指標數據,說明透過 Uber App 安排的接載行程在碳排放量和乘客車輛電動化方面的成效。
- Uber 為什麼要發佈這份最新資訊?
這項更新是根據我們交通服務平台的實際使用情況,有助我們提高電氣化影響的透明度,並有助促進改善平台的效率。
- 你在《電氣化更新》中使用的關鍵評估指標是什麼?
指標包括:
- Uber 司機夥伴的電動車使用情況 (零排放車輛完成的行程里程或公里的比例),以此衡量我們在 2040 年是否可實現 Uber 100% 零排放出行目標的進度
- 乘客碳強度,衡量乘客每英里的排放量
- 此更新將如何改善 Uber 行程的碳排放量和電動車使用情況?
我們懷著遠大志向,致力降低行程的乘客碳強度,並增加在 Uber 平台上使用零排放車輛的次數。衡量進度並保持透明度,是實踐目標的重要步驟。
- 乘客選擇透過 Uber 出行是否與其他低碳的出行選項如公共交通工具有所抵觸?
透過 Uber App 預約行程是為乘客提供的眾多交通選擇之一,而行程選項也非常取決於當地市場的情況。我們對美國國家家庭出行調查的 分析顯示,每個家庭使用最可持續的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步行和單車) 的次數越多,共乘和其他即叫即到解決方案的使用率亦會相對提高。
- Uber 會否以相同數據來衡量全球其他國家或地區?
上述指標中現大部分涵蓋全球所有透過 Uber App 完成的乘客行程。我們會定期匯報透過 Uber 安排的行程所產生的碳排放情況,以及對其他範疇的影響。
- 你期望提供 Uber 電氣化更新的頻率是?
我們會至少每年更新指標一次,並盡可能更頻繁更新部分指標。我們計劃每年發佈按歷年匯總的排放指標 (例如乘客碳強度)。
- 什麼是「零排放車輛」?
我們使用「零排放車輛」一詞的方式與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 (CARB) 和 歐洲交通運輸部環境 (T&E) 一致:「零排放車輛」意指不會從車載電源直接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空氣污染物 (例如氮氧化物、顆粒物、一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的車輛。讀者應自行決定是否考慮地區差異。
目前,使用 Uber App 的司機夥伴會使用 2 種零排放電動車:電池電動車 (battery EV),以及較少使用的燃料電池電動車 (FCEV)。
零排放車輛中的「零」是指車輛的「排氣喉」沒有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空氣污染物。換言之,此排放量並不一定有包括自生產到處置車輛及其能源來源的所有排放量。不過,根據獨立專家進行 生命週期分析數據 顯示:「在歐洲現今登記的中型純電動電動車,在使用壽命內的平均排放量已較同類汽油車低 66% 至 69%;美國為 60% 至 68%、中國為 37% 至 45%、印度則為 19% 至 34%。」
- 你會衡量送遞業務的影響嗎?
我們的《電氣化更新》目前只涵蓋交通業務 (共乘) 的電氣化和排放指標。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納入送遞排放量和電氣化方面的進展。
在包裝方面,Uber 不斷投資,協助商戶改用環保包裝。然而,與電氣化一樣,進展取決於集體行動。我們正優先推動在公共和私人投資一致的城市相關的措施。例如,在法國,平台上使用的包裝超過 60% 是可回收、可重複使用或可堆肥,並獲得國家政策和當地獎勵的支持。
雖然已經取得進展,但根據目前的趨勢,我們無法實現 2025 年的所有目標,如果政府和行業不採取更強而有力的協調行動,我們將無法實踐 2030 年的目標。
雖然許多關鍵因素不在控制範圍內,我們仍堅定致力於應對轉型。若要深入了解 Uber 如何為商戶提供更環保的包裝,請前往 Uber Eats 合作商戶網頁。
- Uber 是否披露範疇 1、2 和 3 的排放量,如果是,可在哪裡找到相關資料?
Uber 向 CDP 披露範疇 1、2 和 3 的排放量。你可以在 CDP 的公開企業分數搜尋中找到我們的最新分數。這些預計排放量已獲得獨立第三方的有限保證。
本頁面及相關資料、更新、報告與網頁 (「報告」) 載有關於我們未來業務期望和目標的前瞻性陳述,其中涉及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預期結果有明顯差異。此外,本報告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業務或車輛購置決策的建議。亦不應過分依賴前瞻性陳述。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否則我們不承擔更新此資料的責任。如需進一步了解 Uber 的策略,請前往 investor.uber.com。
本報告所披露的部分資料,已獲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 (LRQA) 提供有限保證。由於資料以四捨五入方式處理,因此可能會與保證的數據有所出入。
本報告所使用的「司機夥伴」、「送遞夥伴」、「賺取」、「零 排放車輛」和「可持續包裝」等詞彙屬一般性質,並遵循 Uber Technologies, Inc. 的一般用法。讀者應自行決定是否考慮地區差異。
如欲了解 Uber 碳補償的的使用概況,請參閱此處。